联系人:李经理
手机:13803816997
电话:0371-66881770
邮箱:chinatiantuo@163.com
地址: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南路
绿地滨湖国际城3区2号
楼2016室
网址:http://m.zzccrhy.com/
中石化,两大关键产品突破
近日,中石化迎来二大关键产品技术突破!
1. 己内酰胺成套技术:打破垄断!建成全球大装置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鉴定委员会对石科院牵头完成的“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及产业化应用”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定,此项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整体达到国际水平。
己内酰胺是第二大合成纤维和工程塑料尼龙6的单体,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电子、汽车、航天航空等新材料领域。然而,其生产长期被能耗、排放、复杂工艺与安全风险所困扰,国内产业更面临三重严峻挑战:
1.原料生产瓶颈:环己酮传统工艺存在碳原子利用率低、三废排放量大等问题,被列入国家环境风险防控化学品名单;
2.技术封锁限制:过氧化氢生产技术受制于国外封锁,国内固定床技术生产效率低、重大安全事故频发等问题;
3.产品性能与环保压力:高端领域应用受限,以及生产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高,废水排放量大且COD、氨氮、总氮含量高,具有生物毒性,影响生化系统运行等问题。
对此,团队国际首创环己烯酯化加氢制备环己酮新技术:发明负载型苯选择加氢催化剂和工艺,攻克活性、选择性不易兼得的难题;发明催化精馏环己烯酯化工艺和规整催化剂,突破酯化反应平衡限制,通过反应精馏巧妙实现环己烷与环己烯的分离,降低能耗;创制多元复合氧化物酯加氢纳米催化剂,开发乙酸环己酯加氢联产环己醇和乙醇新工艺,将乙酸转化为无水乙醇,提高技术经济性;使碳原子利用率从80%提高到95%以上,三废排放量减少90%。
此外,聚焦国内己内酰胺优等品性能指标与高速纺工艺要求的适配性差距及高端应用领域拓展受限问题,团队开发己内酰胺内在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使产品从不能用于高速纺提升至100%满足高速纺要求;开发己内酰胺全流程降碳减排生产技术,二氧化碳和“三废”排放量下降43%和73%,攻克强生物毒性、高盐高COD废液处理难题,己内酰胺生产技术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目前,变革性己内酰胺成套技术在湖南石化建成全球大、技术先进的60万吨/年生产装置,使CO2和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74%,能耗下降近300千克标油/吨、生产成本下降近3000元/吨。2024年,该技术被评为中国工程院成立30年30项大工程之一。
2. 流化床双氧水生产成套技术:打破垄断!
双氧水(过氧化氢)作为己内酰胺生产的关键原料,其制备过程复杂且安全要求极高。尽管2022年中国双氧水产能已占全球50% 以上(约2400万吨/年),但主流固定床技术效率低下,单装置产能不足国外流化床技术的1/4,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
近日,由中国石化石科院牵头、湖南石化等单位参与组建的双氧水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出流化床双氧水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突破了技术封锁,支撑了我国双氧水生产技术迭代升级。目前,该技术已许可给国外公司,并由欧洲大的工程公司代理在欧美的技术许可。
该技术集成多项创新点,包括3种催化剂、3项过程强化和2个新反应,实现了全流程生产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且流化床工艺易于实现装置大型化,可以满足己内酰胺、环氧丙烷等生产项目的需求。
2024年,湖南石化两套双氧水累计生产双氧水58.5万吨,标定结果显示经济技术指标均到达设计值。今年1至5月,装置累计生产双氧水34.5万吨,装置综合能耗114.09千克标油/吨,同比下降2.43千克标油/吨;氢气消耗231.37标准立方米/吨,同比下降2.647标准立方米/吨。
- 中石化,两大关键产品突破[2025-07-12]
- 【工业润滑】液压油和抗磨液压油的区别[2025-07-11]
- 长城BLC-C(S)轴承润滑脂2T号:守护每一度绿电[2025-07-10]
- 【工业润滑】空气压缩机跳机原因及处理方法[2025-07-05]
- 长城润滑油:以航天品质打造“液态护甲”为数据中心减负[2025-07-04]
- 科学使用 vs 传统误区,设备效率大不同![2025-07-03]